网站首页

妙趣横生,无限精彩!williamhill官网第七届物理公众科学日活动顺利举办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29

为发挥高等院校社会服务职能,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激发公众对于物理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学习兴趣,4月26日,williamhill官网第七届物理公众科学日在良乡校区文博中心顺利举办,威廉希尔中文官方网站党委书记陈珂、出版社总编辑李芬、校团委副书记甘振坤、北京学院学工办主任刘婷瑶及科学作家仟俚、科幻作家付强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来自威廉希尔中文官方网站、特立书院、求是书院、williamhill官网附属实验学校、怡海中学、五十中学、石楼中学的大中小学生和社会物理爱好者300余人参加了活动。

开幕式上,陈珂代表威廉希尔中文官方网站向支持本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表达了感谢,向所有物理爱好者的到来表示了欢迎,介绍了威廉希尔中文官方网站在科普领域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和取得的成绩,鼓励大中小学生们在活动中拓宽视野、启迪智慧,努力成长为科技报国的栋梁之材。

李芬指出,出版社始终立足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核心任务,将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出版物,不断提升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希望未来能够为物理爱好者们提供更多优秀作品,为全民科学素养提升做贡献。

williamhill官网出版社大众出版中心项目编辑高坤介绍了即将出版发行的科幻作品《罪物猎手3》,并向参加开幕式的学生代表赠送了该科幻作品。

甘振坤代表学校团委向付强和仟俚两位老师颁发了“williamhill官网通识导师”聘书。

本次活动以 “爱物理 AI物理”为主题,将物理知识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设置了包括“AI科幻主题报告”、“‘小叮当’科学与艺术魔法课堂”、“科幻实验室漫游”、“北理工物理史话”、“‘AI物理’经典图书展览会”等多个特色活动板块,充分满足不同学龄段的物理爱好者对于科技前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AI科幻主题报告”环节,付强和仟俚分别围绕“科幻中的AI”、“AI时代的科幻与未来科学的可能性”进行分享。付强老师通过介绍AI元素在科幻作品中的融入和演变历程,逐渐引申到了科幻的“软硬之争”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影视作品中的科幻元素为示例和同学们探讨了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背后所隐藏的伦理问题。仟俚老师从物理学与AI的辩证关系角度出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例子带领同学们一同探讨了科学研究中AI如何帮助人类深度思考,实现更进一步的未知探索与边界突破。精彩的分享让同学们沉浸在科幻的世界中,畅想着AI带给未来学习生活的改变。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分别参与到不同板块的活动当中。

在“小叮当”科学与艺术魔法课堂上,威廉希尔中文官方网站副教授石宏霆老师以“探索光的奥秘”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现象奇特的实验,揭示了光的神奇特性以及背后的原理,活动面向云南曲靖经济开发区翠峰小学、海南白驹学校的同学们进行了同步直播。在“科幻实验室探秘”板块,同学们紧紧跟随领队志愿者的脚步,穿梭于各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间,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中了解最新前沿科学研究进展。在“砥砺奋进 物展芳华”威廉希尔中文官方网站主题展参观活动中,同学们驻足在一件件老教具、一本本老教案前,跟随讲解员的介绍,一同穿越回那个物质条件匮乏却充满理想与热忱的岁月,共同见证williamhill官网物理学科发展历程,感受物理三代人“宁拙毋巧,宁朴毋华”的严谨治学精神。参观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来到“AI物理”经典图书展览会的现场,翻看一本本最新的AI科幻题材作品。同学们在各板块间畅游,尽情汲取物理科学知识,同时积极参与集章打卡活动,赢取物理公众科学日精美文创周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威廉希尔中文官方网站将继续立足基础学科特点,发挥学科优势,以科普为抓手持续推动科学教育的“大中小”一体化发展,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和学校“双一流”建设持续贡献力量!

附部分参与活动学生感想:

这场奇妙的物理之旅让我充分感受到物理和科学的魅力。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科幻小说家付强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讲座上讲述了一些关于科幻的基础概念,软科幻和硬科幻的区别,向我们展示了每个时代下科幻作品主题的差异。这场报告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科幻世界的认知,也对这位作家以他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让我从文学的角度上再一次认识了物理。不虚此行!

——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高二学生 尚子禄

在这次活动中,AI科幻的奥秘让我深入思考,光的折射让我惊叹不已。在有趣的“小叮当”课堂中,我知道了水可以改变两张纸条的颜色顺序,比如红色和黄色的纸条,在前面放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水平地看杯子,就会发现纸条变成了黄色和红色。此外两位科幻作家给我们来了关于AI和科幻的精彩讲座,让我感受到科幻世界的魅力。

——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四年级学生 李墨晗

科幻主题报告环节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当我看到屏幕中悬浮的量子突然幻化成了人类神经的投影,才明白记忆与逻辑的链条竟如此脆弱易逝。当教授用《三体》等著名电影、书籍来打比方时,我也突然明白:科幻不是天马行空的妄想,而是人类对物理法则最浪漫的认识。第二位教授带来的"量子罗盘"概念让人激动不已。北斗七星被AI重新编码,埋藏着对多维宇宙的原始想象。或许只要我们努力,那我们就有可能突破自己的潜能,向着我们的理想进一步迈进。

——石楼中学初二学生 陈诗淼